發布時間:2015-10-27
本文就渣漿泵的腐蝕磨損原理進行分析。在渣漿泵選型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腐蝕因素,從而確定渣漿泵的材質選擇。
在摩擦過程中,摩擦面若與周圍介質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造成表面材料的損失現象,稱為腐蝕磨損。
腐蝕磨損的定義是:當渣漿泵輸送的介質含有一定酸堿度或具有腐蝕性,這時這種介質就會與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會腐蝕渣漿泵過流件,這時的材料會受到介質的腐蝕和本身與固體顆粒磨損的雙重作用,材料就會發生流失的現象;
腐蝕的種類很多,一般通常可以把它分為兩種: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
我們把因為材料與介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使材料發生流失的叫作化學腐蝕;
而把在金屬材料表面由于液體的作用而形成微電池進而使材料發生脫落的現象叫作電化學腐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主要都是發生電化學腐蝕。
這種腐蝕由于磨粒磨損的存在,只是起到輔助磨損的作用,在磨損現場往往無法表現出來,容易被忽視。
上世紀九十年代,吳蔭順、顧正秋等提出了“協同作用率”的概念,它是材料腐蝕磨損過程中所產生的協同作用速率同腐蝕磨損總速率的比,如用Vcw表示腐蝕磨損速率,Vw表示磨損速率,Vc表示靜態腐蝕速率,則腐蝕與磨損所產生的協同作用速率為ΔVcw,其表達式為:
上式表明:當0<S<1時,腐蝕與磨損為正協同作用,也就是說磨損協同作用與腐蝕增大了材料的損失速率,當S=0時,腐蝕與磨損之間無協同作用,當-1<S<0時,腐蝕與磨損協同作用減小了材料的損失速率,腐蝕與磨損之間為負協同作用。
常見的腐蝕磨損有氧化磨損和特殊介質腐蝕磨損。在泵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為了防止和減輕腐蝕磨損提高材料的使用壽命,可從表面工藝處理、潤滑材料及添加劑的選擇等方面采取措施。
推薦閱讀: